顯示具有 信仰危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信仰危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神父性侵案 更多受害人現身

[2010-04-26]
綜合報道
   
一些專家預測,羅馬天主教下一浪的危機是受性侵犯的婦女受害人挺身而出討回公道。

安省漆咸(Chatham)附近的小鎮Pain Court的西爾維斯特神父(Father Charles Sylvestre)於2006年被裁定在40年來性侵犯47名女童的罪名成立。

不過,在他被定罪之後,再有約30名婦女挺身而出。

一些研究人員指出,虐待事件的披露一般都會遲約30年,這意味著在童年期間受到虐待的婦女剛開始接受現實。

根據警隊向加拿大統計局提供的數據,一般來說,本國的女童成為性罪行受害人的機會是男童的4倍。

曾經擔任神父的律師沃爾(Patrick Wall)表示,婦女應較能吸引神職人員,原因是大部分神父都是異性戀者,但一些在心理上及性方面並不成熟。

資料來源:星報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美国人信仰危机的时代正在到来

作者:王天骏    发表日期:2008-2-29 17:23:17   来源:中思网

美国人信仰危机的时代正在到来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一个宗教信仰非常虔诚的国家。人们常说,宗教是影响美国人的信仰态度和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你要是想真正懂得和理解美国人,你就要懂得美国的宗教。
然而,就在美国人最引以自豪的宗教信仰上,美国社会正在出现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基督教如今正在渐渐失去当年人们对它的那一份“虔诚”。一本揭露教会神话的小说,《达芬奇密码》,能卖出五千万册就够发人深思。
在我的博客文章《美国科学界向“上帝创世说”发起了新的进攻》中,我指出,“基督文化对现代 文明进步曾经发挥过重大的积极作用。但那是在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时代的事情。在人类社会迈入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信息时代的今天,宗教的影响渐趋式微已成了 不争的事实。”有网友对我这段话表示怀疑。今天我的观点又有了新的支持。
著名的美国皮尔论坛(Pew Forum)在2008年2月25日公布的一个关于宗教和公共生活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当今已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已经放弃了他们童年时代的信仰,转向其他的宗教和无神论。
1980年的社会调查发现,美国人口中有5-8% 的人宣称他们不属于任何有组织的宗教信仰。而这次的Pew Forum调查报告发现,在2007年,这个百分比已经上升至16%。 其中男人中20% 和女人中的13% 表示他们没有任何有组织的宗教信仰。
另外几个数字也很值得注意。尽管美国有33% 的人出生在天主教的家庭。但今天只有24%的人称自己是天主教徒。美国本来是一个新教徒占绝大多数的国家。直到1970年新教徒还占全国人口的70%。 而现在美国只有50%的人口是新教徒。
2008年2月26日的《纽约时报》以“美国人正在以日益上升的速度改变信仰 (Americans change faiths at rising rate)”为题报导了皮尔报告(Pew Forum report)的发表。也许皮尔报告的发表正是在宣示一个美国人信仰危机的时代正在到来。
必须指出,这个“基督徒正在以日益上升的速度改变信仰”的趋势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在欧洲开 始。在今天的欧洲,基督教在国民生活中早就不占主导地位。基督徒早就成了少数人群。基督教的影响仅仅反映在在文化习俗及传统上。据1981年盖洛普调查表 明,在欧洲从属于某个教会的人口,法国为人口的4%,德国为人口的13%,英国为人口的22%,意大利为人口的7%,丹麦为人口的4%,都占人口的少 数。(摘自于哥博客文章《美国的本质》)。由此可见,基督教在欧洲早就已经衰落,世俗的观念、理性观念正在逐渐占统治地位。从宗教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的 消长和时代发展的趋势看,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社会发展的趋势,那就是,基督教欧洲的今天很可能就是基督教美国的明天。

 

基督教世界面臨信仰危機


整個基督教世界正面臨著一場空前的信仰危機﹐教徒們逐漸放棄信仰。 美國密執安州大學世界價值觀研究室主任雷納德‧印格萊赫特教授說﹐在所有的經濟發達國家﹐宗教的社會作用在萎縮。 他在<聖經觀察>月刊上發表的文章說﹕“各國的教堂裡﹐每週的禮拜人數急劇下降﹐拉美國家的教會為此擔心﹐他們向歐洲老牌殖民國家派遣傳教士 ﹐希望能挽救那裡的信仰危機。” 在某些北歐國家﹐已經出現“教會崩潰”的局面。 挪威和丹麥﹐經常進教堂禮拜的人只佔人口的5%﹔俄羅斯是2%﹔瑞典教堂裡能見到的教徒不足人口的1%。

根據德國社會調查的統計﹐天主教會的會眾在1984年是25﹒3%﹐而到了1993年下降為19%。 德國<今日基督教>報道說﹐1992年的耶穌教徒有40%的人進教堂﹐而1999年﹐“十個人中每星期去教堂的人只有一個”。 英國的<衛報>對英國基督教徒信仰狀況做過一次調查﹐結論是“在基督教歷史上﹐從來沒有看到過像今天這樣的慘狀。”

“牧師們和長老們從1950年到2000年經歷了基督教歷史上衰敗最迅速的半個世紀﹐”他們的研究報告說﹕“教堂裡見不到年輕人﹐老年人也在減少。 這個趨勢令教會擔懮﹐恐怕很難維持長久﹐教會過去可以指望老年人退休後到教堂裡來﹐現在老年人不來了﹐以後教堂將被遺棄。”

歐洲以外的西方國家也都面臨著同樣的信仰危機。 加拿大<艾爾伯特報告>雜誌登載文章說﹕“(在加拿大)有組織的信仰機構幾乎全散了攤子﹐教徒中改為自選方式的信仰﹐他們不願意到教堂去表示對上帝的順從﹐這樣的人是正式信徒的三倍。”

許多人認為﹐教堂對他們已經沒有精神的吸引力﹐在那裡得不到任何新的啟發。

加拿大的猶太人和天主教教徒對<麥克林雜誌>社記者說﹕“我們看到教堂裡古板的宗教儀式一點也不覺得激動。 有些人一輩子進教堂﹐到後來問自己﹐這樣的儀式究竟有啥意思﹖ 我們真的接近上帝了嗎﹖” 宗教評論家格萊格‧伊斯特布魯克說﹕“在整個西方世界﹐物質的貧困消除了﹐精神的貧困貽d始了﹐精神的貧困變成了我們時代的災荒。”

當然﹐現在仍舊有許多地方﹐基督教教堂裡維持著興旺的景像﹐但是教堂裡的人數不代表真正的信仰﹐許多人進教堂不是真心禮拜上帝。 澳大利亞<世紀報>說﹕“在西方國家﹐基督教總體來說在迅速地衰亡中。 在亞非拉的一些國家﹐教徒中有一大批人利用教會做幕布﹐他們藏在幕後崇敬部落裡的傳統神怪和巫術﹐這些崇拜內容和儀式與基督教風馬牛不相及﹐甚至有抵觸。 基督教會對他們多次警告﹐但屢禁而不止。” 為什麼這麼多的人﹐老中青年的人都有﹐拋棄他們的宗教呢﹖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對基督教感到失望。

基督教曾經在近代歷史上扮演過不光彩的角色。 英國<衛報>追憶說﹕“在20世紀初的歐洲法西斯政權曾經得到過天主教會的支持﹐例如西班牙佛朗哥將軍在天主教會的配合下奪取了統治大權﹐後 來又出現了智利的皮諾切科獨裁統治也得到了天主教的支持。 在二戰期間﹐羅馬教皇曾經表示歡迎與希特勒協調關係﹐並且幫助德國法西斯洗刷大屠殺的罪行。”

<世紀報>說﹕“基督教會說過很多空話和假話﹐教會內部也曾經做過太多自相矛盾的決定。 例如﹐歷史上發生過許多殖民侵略和對外掠奪﹐都得到過教會的許可和嘉獎﹐並且認為他們為上帝收復了很多臣民。 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應當是敬主﹑希望與仁愛﹐可是那些高舉十字架到海外開拓新領域的信徒們沒有表現多少仁慈﹐他們違背了上帝的意志。 在歐洲建造死亡集中營實行種族絕滅酷刑的人是基督教徒﹐在日本用原子彈使幾十萬生靈塗炭的罪魁禍首也是基督教徒。”

基督教教育信徒們要勤奮﹑節省﹑忍耐﹑公正﹐這些都是口頭上的宣傳﹐在那些歐美富裕的國家﹐表現這些美德的基督教徒極少﹐如同鳳毛麟角。 <世紀報>說﹕“好吧﹗ 歐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的基督教徒已經養成了生活習慣﹐他們應當消耗全世界一多半的資源﹐為了滿足他們的貪婪和物慾﹐他們不停地對貧弱的國家進行剝削﹑壓 迫和污染環境。” 最近幾個月﹐天主教地區所暴露的神父們的性醜聞﹐已經使美國﹑西歐和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教會名譽掃地﹐教皇保羅二世也為之束手無策。

信士們對教會很失望﹐現在還看不到有挽救世紀未厄運的新希望。


資料來源

譯自澳大利亞基督教週刊<覺醒>(AWAKE)﹐22/04/2002號﹐文章題目是Why Are People Leaving Traditional Religions? 04/05/2002﹐伊光編譯